用專門的馬車,從登州運來的大量新鮮的海鮮,被端上了桌子。
巴掌大小的海蝦,手掌大小的鮑魚,手指粗細的海參,美味的黃鰭金槍魚......
這手筆,實在是太大了。
不過,此時此刻,就算是最能挑事的魏政,也不會跳出來彈劾。
畢竟,從一開始,李世民就說過,這一次的開國大典,所有的開銷,都是從李世民的內庫出的,而不是戶部。
這些年來,李世民靠著捕魚隊印鈔的能力,比任何一個朝代帝王都要富有得多。
這次的宴席,不管花多少錢,都不算什麼。
“真沒想到,我這輩子還能見到這樣的盛世。”
在蕭瑀身邊,坐著一位六十多歲,卻氣度不凡的老婦人。
這是他的妹妹,前隋朝的蕭皇後。
自貞觀四年大唐戰勝東突厥,迎回長安的蕭皇後,便深居簡出,許多長安城裡的人甚至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個人。
更多的人認為她已經去世了。
今日,在這特殊的一天,她和蕭瑀,一同出席了這一場盛宴。
“阿姊,現在的大唐,比任何朝代都要繁榮,就算是漢武時代,也沒有這麼繁榮過。別的不說,光是這一桌菜,就說明了很多問題。”
別看蕭瑀經常和李世民鬥嘴,但對自己的妹妹,卻是溫柔的。
“確實如此,南洋香料、廣州糖霜、倭國鮑魚、登州海鮮、江南鱷肉、定襄牛肉......大唐國力真是日漸強盛啊。”
蕭皇後早已過了貪圖美食的年齡,但見到這樣一桌不尋常的宴席,也是感慨萬千。
一直以來,她都十分懷念楊廣剛剛即位的那段日子。
但平心而論,就算是當年的隋朝,也沒有現在這麼強大。
“現在,我蕭家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了海上,長安城中的權貴們,也都開始出海了,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。”
蕭瑀和蕭皇後正聊著天,忽然有一隊人馬匆匆而來,將這熱鬧的一幕給破壞了。
這一天,李世民心情很好。
前些日子,魏征又上了一份奏章,反對他去泰山封禪,最後不得不答應下來。
這讓他很不爽。
這種不快,在這一刻,已經蕩然無存。
李世民很滿足,因為他知道,這是一場盛大的閱兵。
有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,大唐根本就不可能富強。
就算自己不去泰山封禪,也會被載入史冊。
“陛下,大唐皇家軍校才建立了不到半年的時間,就已經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,我們必須要將其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。”
長孫皇後平日裡並不與李世民談論朝中之事,但是今日,她卻忍不住站了出來,為軍校說話。
“不錯,別的不說,就說這一次的隊列訓練,就能極大的提高士兵的士氣,提高他們的軍紀。以前沒人明白,但從今天開始,沒人會懷疑了。”
今日,朱雀門城樓上的將軍們都很清楚,十二大衛被派去閱兵的時候,會發生什麼。
有些士兵雖然勇猛無雙,但是在戰場上卻是毫無紀律可言。
如果你想用一堆條條框框來約束他,那效果就不會太好了。
就像列隊一樣,十二衛雖然也很重視,但與軍校完全是兩個概念。
一開始大家都覺得,站個軍姿有什麼意義?
經過今天的閱兵,他們已經感覺到了差距。
“父皇,只是一個月的時間,軍校的學生就改變了十二衛的面貌,兒臣想讓東宮的侍衛們也跟著學一學,免得丟了皇家的臉。”
旁邊的李承乾說了一句話,聽起來倒也合情合理。
然而,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,卻有不少大臣面面相覷。
這位太子殿下,還真是越來越會做人了。
這是什麼一石二鳥的辦法?
這件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只是東宮侍衛的訓練,但實際上卻是有幾個效果的。
一方面,這是東宮認可了大唐皇家軍校,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拉攏軍校的學生。
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這也是一種間接的提升,也是一種提升李承乾實力的方式。
而且,從李世民的表現來看,他是非常支持這種訓練方式的,而李承乾,也是按照李世民的意思來的。
“陛下,微臣認為,我們應該將新的訓練方法推廣到十二衛之中,畢竟他們才是軍隊的中流砥柱。”
李靖站起身來,開口道。
因為李靖之子李德謇與李承乾關系密切,朝中許多人,都將李靖視作支持李承乾的人。
現在他站出來說了這麼一句話,明眼人都能聽出其中的弦外之音。
即便是李承乾,也皺起了眉頭,看著李靖的目光有些復雜。
到了最後,這位大唐軍神依舊沒有選擇任何一方的意思。
不過,相較於李想不肯站隊,李承乾對李靖的態度,卻要輕松得多。
畢竟在玄武門之變之前,他也沒有表明立場,難道他的魅力還能比父皇還大?
“藥師此言甚善,我們要盡快和大唐皇家軍校商議,制定出一套章程來。如果十二衛的訓練效果不錯,就在全國範圍內推廣。”
李靖的要求,李世民笑著答應了。
不過,他的笑容並沒有持續太久,因為一條緊急的消息,打斷了他的笑容。